淡水觀賞魚類

最後修改時間:2019-07-30 22:00

公告主旨:粗首鱲

中文學名:粗首鱲

分  類:條鰭魚綱 class Pomacentridae 鯉形目 order Cypriniformes 鯉科 Family Cyprinidae 鱲屬 Genus Zacco

中文俗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苦槽仔、闊嘴郎 

英文學名:Zacco pachycephalus

英文俗名:Freshwater minnow 

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肉稜。頭較大。吻略突。眼中大,上位。口斜裂,上頜骨末端可達眼中部下方,雌魚口裂稍大於雄魚。無鬚。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 全而向下彎曲,側線鱗數48-55;背鰭前鱗24-2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7(分枝軟條);成熟雄魚的臀鰭末端游離呈條狀。體背側灰綠色,體側及腹側銀白。雄魚體側的有10條具藍綠色光澤之橫帶,幼魚及雌魚不顯著。繁殖期時,雄魚有追星出現。

最大體長:通常以5- 15 cm較常見,最大體長可達25 cm

繁殖週期:產卵期自3- 12月,呈間歇性生殖。水溫約25℃時最盛。

地理分佈:台灣的特有種,原產於除花東兩地外之河川及溪流中,近來因被放流而普遍分布於花東各大河中。  

飼養水質:水溫約13- 26℃,溶氧量高之水域

食  性: 頗為貪食,雜食性,以水中的浮游動物、藻類、小型水棲昆蟲、有機碎屑為食

行  為: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水流較緩的潭區或淺灘。幼魚為雜食性,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為食;成魚為偏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魚及小蝦等為食。 

常見疾病:

白點纖毛蟲 
病原體亦為纖毛蟲。可分成淡水性白點蟲及海水性白點蟲,分別侵害淡水魚及海水魚,二者在形態及生活史上相似,不過海水性白點蟲病原性較淡水性白點蟲為強, 經常造成海水魚類大量死亡,是海水魚類重要疾病之一。寄生期之蟲體為卵圓形,體表有短纖毛,大核呈馬蹄狀;;小核呈圓形。寄生部位主要在皮膚、鰓、鰭等部 位。當大量寄生時因蟲體鑽入皮膚下而形成小白點。本蟲因可造成鰓部表皮細胞異常增生而肥厚,甚或壞死,所以會導致呼吸困難以及無法調節滲透壓而死亡. ,分白點蟲病(淡水種白點蟲、海水種白點蟲)

病徵

  1. 白點蟲主要寄生於魚類的口腔、皮膚及鰓部等。
  2. 寄生於鰓部,會引起鰓部大量分泌粘液,重症魚打開鰓蓋時即可看到白色或透明的粘液覆蓋整個鰓部,並且佈滿無數大小約在1 mm以下的小白點,小白點即為 游動白點蟲或白點蟲囊胞。寄生於鰓部之白點蟲,蟲體在感染初期都呈現游動狀態,隨著寄生時間的增長及蟲體的刺激,鰓絲上皮細胞大量增生並包圍白點蟲,形成 白色囊胞,囊胞內會有一個至數個白點蟲,鰓部遭受白點蟲的寄生以後,會造成廣泛性的鰓絲潰爛。
  3. 侵襲口腔及皮膚,初期蟲體也呈現游動狀態,然後逐漸侵入皮下組織造成囊胞,所以罹病魚的外觀上出現無數的小白點,小白點也包括游動白點蟲或白點蟲囊胞。寄生部位會發生黏液大量分泌及組織壞死等現象。
  4. 寄生於鰭部,會造成鰭部柔軟組織崩壞,寄生於眼球表面則造成眼窩組織病變及眼球白濁。
  5. 罹病魚呈現衰弱症狀,魚體攝餌情形減弱,並且由於鰓部遭受侵襲後大量的粘液覆蓋在鰓部,容易造成嚴重的呼吸障礙,水中即使有足夠的溶氧,也無法有效地 利用而出現浮頭症狀,在溶氧不足的清晨或傍晚、氣候悶熱或氣溫水溫升高時,會發生嚴重的缺氧症狀如浮頭及聚集在進水口的現象。當鰓絲併發二次細菌感染時, 會造成廣泛性潰爛,甚至會造成大量死亡。

疾病處理:

  1. 白點蟲病須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白點蟲尚在表面游動,未侵入皮膚皮下組織前,及鰓絲上皮細胞尚未包圍白點蟲形成囊胞以前,可以用30 ppm福馬林藥 浴來控制白點蟲之增殖,但此濃度之藥劑無法完全根除白點蟲,所以需要5- 7天施藥一次連續3- 4次可得較好效果。亦可施放0.7 ppm硫酸銅藥浴,或福馬 林及硫酸銅併用,均可得到良好效果。
  2. 投放藥劑驅除白點蟲後,尚須施用0.2 ppm優碘或1 ppm四級胺類(如 hyamine、BKC)等藥劑藥浴,以免受傷部位遭受二次性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
  3. 罹病池藥物處理後,待養殖魚穩定時迅速清池及換池,並將罹病池施以有效消毒(如漂白水消毒及曝晒),才能有效地根除此項病害。
  4. 由於淡水白點蟲對於高溫的忍受性較弱,可以提高水溫至攝氏26- 30℃、持續4- 10日即可迫使淡水白點蟲脫離宿主,這種方法為比較安全的方法,脫離魚體的淡水白點蟲須要清除,即徹底消毒養殖池壁及池底,並行更換清潔的水質。

辨別雌雄: 雌魚口裂稍大於雄魚。成熟雄魚的臀鰭末端游離呈條狀。體背側灰綠色,體側及腹側銀白。雄魚體側的有10條具藍綠色光澤之橫帶,幼魚及雌魚不 顯。繁殖期時,雄魚有追星出現。

參考資料: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096_035

http://aquapower.servebbs.com/vb/archive/index.php/t-4776.html

http://www.guppytaiwan.com/archiver/tid-306258.html

http://ngis.zo.ntu.edu.tw/taroko_spot_v2/fish.asp?fish_id=F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