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觀賞魚類
公告主旨:石美人



中文學名:馬達加斯加彩虹
中文俗名:石美人
英文學名:Melanotaenia boesemani
英文俗名:Rainbow fish
類 別:
輻鰭魚綱銀漢魚目黑帶銀漢魚科虹銀漢魚屬貝氏虹銀漢魚 Actinopterygii Atheriniformes Melanotaeniidae Melanotaenia boeseman
形態特徵:
成魚體長約10公分左右的石美人外觀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其前後兩段式不同的體色表現,而這種表現會隨著魚隻的成熟度增加而更為明顯。其頭部與身體的前半部體色以藍灰色至橄欖綠為主,搭配鱗片上閃礫的深藍色金屬光澤;身體的後半部與後背鰭、臀鰭與尾鰭的顏色則為鮮艷的橘紅或橘黃色,偶爾轉身時的角度又閃耀著略帶黃綠色的金屬光澤;而在這兩個區域的交會處,若隱若現地會出現一至三條深淺色交錯的橫紋。隨著魚隻的成熟度,頭部與身體前半部的顏色會轉變成帶有藍色的深灰色,後半部會變成更為飽和的鮮橘紅色。
最大體型:
15公分
繁殖周期:
繁殖時,雌魚一次可產下100至200顆的卵。黏附在水生植物的魚卵在水溫24~28℃左右約6~7天即可孵化。
地理分佈:
在野外分布上,石美人分布於印尼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Vogelkop半島的Ajamaru湖、Aitinjo湖與Hain湖域中。其棲地為乾淨的淺水域,環境中同時有大量的植物分布。
飼養水質:
原生水質條件為中偏鹼性(pH7~8)、中至高硬度(dH9~19)、溫度28℃左右。
食 性:
餌料以魚蟲為主,對各種生餌與人工飼料的接受度皆不錯。
行 爲:
彩虹魚天生的活潑好動個性,不僅有敏捷的速度,活動量大,因此飼養這類中型彩虹魚時的空間避免過小。一般而言,兩尺以上的水族箱始足以提供其嬉戲追逐與順利成長的空間。不過,也因為彩虹魚好動且動作敏捷的特性,不適合與游泳能力較差或是動作較慢、個性較為害羞、易受驚嚇的其他魚種混養。
常見疾病:
體外寄生蟲 箭蟲 錨蟲
疾病處理:
Tetra 西德體外蟲 加粗鹽 藥浴3天加溫30度
雌雄辨別:
雄魚有較高的體高、且背鰭末稍有延伸,體色相對地較為亮眼;雌魚體高則較低,背鰭末端沒有延伸而使得鰭形較為圓潤。
參考資料:
水族寵物生態(AquaPets)論討論區(http://www.inpowers.net/viewthread.php?tid=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