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食用魚類

最後修改時間:2019-07-31 08:54

公告主旨:老鼠班

中文學名:駝背鱸

英文學名: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

英文俗名:Humpback grouper

中文俗名:觀音鱠、老鼠斑

分  類:

  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

型態.特徵:

  體側扁,體高略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3.0倍。頭背部凹陷,後頸部陡直。眶間區窄。前鰓蓋骨微具鋸齒,下緣則平滑;鰓蓋骨棘弱,有些退化。上頜骨延伸至眼之中部。上下頜各具絨毛狀齒,無犬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2。背鰭硬棘數10枚,軟條數17-19;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10;胸鰭圓形,基底上方具一皮瓣,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大小不一之圓形黑斑。

最大體型:

  70cm

繁殖周期:

  5~7月份是產卵的高峰期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 日本南部到帛琉,關島,新加勒多尼亞與澳洲的昆士蘭南部。 東印度洋: 尼古巴群島到西澳的布魯姆。

飼養水質:

  水温:24~27、 PH:8.1~8.4、比重:1.020~1.025

食  性:

  肉食性

行  為:

  為珊瑚礁肉食魚種,平時多潛伏於陰暗處伺機捕食小型甲殼類生物或魚類。

常見疾病:

  卵圓鞭毛蟲、車輪蟲

疾病處理:

  老鼠斑的魚苗最容易感染的病原有寄生蟲和原生動物。引起魚苗迴旋病的原因迄今尚未明瞭。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多發生在D-15至D-25時期的魚苗,主要的外表病徵為體表發生潰瘍。防治方法有逐漸降低池水鹽度到20ppt至於原生動物則可以為害任何日齡的魚苗,病徵為食慾不振,體色蒼白,防治方法只有改善水質,如引入新鮮的海水並且緩慢的讓池水循環流動,或用孔雀綠 0.025ppm治療,每週一次。

  成魚的養殖常發生疾病,原因有緊迫、病原細菌感染,寄生虫侵害及營養不良等原因。生病死亡的原因以弧菌及鏈球菌的感染最為嚴重,而病毒引起的疾病常造成腎臟組織的被破壞,原因可能是不新鮮的下雜魚所造成,病魚往往在病發後2~3天死亡(死亡率可達60%)。 
  另外原生動物的纖毛蟲寄生於鰓部造成池魚呼吸困難、浮頭,最後死亡。

參考資料:

http://www.ph83.com/life/Img_name.aspx?Nid=313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fishegg/fisheggpic.asp?id=44

http://www.fishbase.org/comnames/scriptlist.php?script=Chinese

http://fishbase.sinica.edu.tw/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6457&lang=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