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食用蝦類
公告主旨:南美白對蝦
(http://www.nses.cyc.edu.tw/html/fish/__60.html)
中文學名:南美白對蝦
分 類:軟甲綱 Class Malacostraca 十足目Order Decapoda 對蝦科 Family Penaeidae 對蝦屬
中文俗名:白蝦、白洲蝦
英文學名:Litopenaeus Vannamei
英文俗名:White shrimp
形態特徵:體型比草蝦小,比砂蝦大,抗病力和成長速率優於草蝦,是現在台灣蝦類養殖的主力。其特徵在於體色呈淡白或灰白色,由於養殖池之餌料來源之不同,其體色亦可能隨之偏紅或棕色;相較其他種對蝦,白蝦蝦體透明度高,白蝦的步腳呈白色,鬚為紅色。
最大體長:一般體長6- 8 cm
繁殖週期:該蝦類的繁殖期較長,懷卵親蝦在主要分佈區周年可見,但不同分佈區的親體其繁殖時期的先後並不完全一致,每年3月開始延續達8個月左右,熱帶地區則一年四季都有。南美白對蝦屬開放性納精囊類型,其繁殖特點與閉銷性納精囊類(Closed the lycum)有很大差別。開放性納精囊類型的繁殖順序是:脫皮(雌體)→交配→成熟→產卵(受精)→孵化。
地理分布:美洲西岸自加州沿海至秘魯北部。
飼養水質:
(1)水溫:23- 32℃都可養殖,但最適溫為18- 30℃,18℃攝食停頓,9℃死亡。
(2)鹽度: 0.5 ‰ - 35 ‰ 的水域中生長,經馴化後可在淡水中養殖。
(3)pH:在8.0 ± 0.3最佳,若pH低於7.0即受影響。
(4)溶氧:在4 ppm以上,勿低於2 ppm。
(5)化學需氧量在5- 30ppm之間。
(6)透明度35 ± 5 cm。
(7)水色:綠色或紅棕色。
食 性:雜食性。
行 為:南美白對蝦自然棲息區為泥質海底,水深0- 27 m、水溫25- 32℃、鹽度28- 34 ppt、pH 8.0 ± 0.3。成蝦多生活於離岸較近的沿岸水域,幼蝦則喜歡在餌料生物豐富的河口地區覓食生長,白天一般都靜伏池底,入幕之後則活力瀕繁,脫殼時間都在晚上(上半夜),20天左右為脫殼間隔週期,蝦體間少有相互殘食現象發生。其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可以離水較長時間不會死亡,(據察體長2- 7 cm幼蝦在濕毛巾包裹下氣溫27℃室內相對溫度80%以上,24小時的活存率為100%。並能容忍不同梯度的鹽度變化,最高溫度級限43.5℃),但是在低溫的適應能力就稍差了,水溫低於18℃時其攝食活動即受影響,9℃以下時將開始會死亡。對抗低氧和耐飢餓能力很突出,最低溶氧質為1.2×10-6,並且可以完全停食的狀態下存活30天左右。
常見疾病:白蝦疾病之研究較草蝦者更為進步,尤其是病毒方面。表一為主要的白蝦疾病,目前以病毒性疾病最為嚴重,其中IHHNV,白斑症及桃拉病毒症為害最大。去年細菌性的NHP亦使美國德州的白蝦蒙受損失。
疾病預防:
(1)徹底清塘消毒池底污泥是病毒、細菌的生存基地,放苗前必須除去污泥,然後用生石灰消毒,在水深20- 30 cm的條件下,用量約為每畝75千克- 80千克,或每畝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為25%以上)15千克- 17.5千克。
(2)水源消毒 最理想、科學的方法是建立蓄水沈澱消毒池,該池面積根據生產需要,應達到總養蝦池面積的1/3- 1/5。尤其是進、排水渠道為同一水源或河流的養殖場,建立蓄水沈澱消毒池尤為必要。近岸海水由於受到排出的病蝦池水或近岸汙水污染或發生赤潮的響,其水源也需先消毒後使用。
辨別雌雄:母-第三對步足基部有詞蝦生殖口,第五對步足間有生殖輔助器,是接受儲存雄蝦精液之處。公-第五對步足基部可見精莢,第一泳足之內肢有生殖輔助器,是微小的溝狀結構。
參考文獻:
養魚世界(p.66~68)-陳弘成、八十八年三期
中華民國水產種苗協會 http://www.fish.org.tw/chinese/Vannamei%20shrimp.html
兩岸農務商務網 http://www.aptcm.com/APAGRI/16.nsf/ByUNID/2AFB76809117F94948256CAD000FE528?opendocument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 http://taibnet.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