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食用魚類

最後修改時間:2019-07-30 22:51

公告主旨:鰻魚

中文學名:日本鰻鱺

中文俗名:白鰻、日本鰻、正鰻、白鱔、鰻鱺

 

英文學名:Anguilla japonica

 

英文俗名:Japanese eel

 

分  類: 脊索動物門:Chordata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鰻形目:Anguilliformes鰻鱺科:Anguillidae

 

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頭中大,呈鈍錐形。口大而開於吻端,微斜裂而達眼後緣下方;下頜略突出於上頜。背鰭和臀鰭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鰭連結成一體而不易區分彼此;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之距離短於頭長,且背鰭起點至肛門距離約為體長之9%;無腹鰭;胸鰭位於鰓蓋後方,略呈圓形。鱗片細小而埋藏於皮下。 

 

生態習性:屬降河性洄游魚類,主要棲息於河川底層與洞穴中。夜行性,以魚蝦及其他大型底棲動物為食。亞洲國家包括台灣之日本鰻均來自同一產卵場,即Mariana島以西之北赤道洋流區 (15°N~140°E) ,卵孵化為柳葉幼生 (leptocephali) 後,展開南北漂流2000公里,約百餘日後變態為鰻線 (elver),順黑潮海流北上,歷經30-50天游至菲律賓、台灣、中國及日本東岸之河口溯河而上。 

 

繁殖特性:鰻魚在陸地的河川中生長,成熟後洄遊到海洋中產卵地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後就死亡。這種生活模式,與鮭魚溯河洄遊性anadromous)相反,稱為降河洄遊性catadromous)。

其生活史分為6個不同的發育階段,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的體型及體色都有很大的改變:

卵期(egg-stage):位於深海產卵地。

柳葉鰻(leptocephalus):在大洋隨洋流長距離漂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便於隨波逐流。

玻璃鰻(glass eel):在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

鰻線(elvers):進入河口水域時,開始出現黑色素,卻也形成養殖業鰻苗的捕捉來源。

黃鰻(yellow eel):在河川的成長期間,魚腹部呈現黃色。

銀鰻(silver eel):在成熟時,魚身轉變成類似深似深海魚的銀白色,同時眼睛變大,胸鰭加寬,以適應迴游至深海產卵。

目前鰻魚在人工繁殖之技術尚未突破瓶頸, 探討鰻魚人工繁殖迄今未能突破的原因,有三大難關,茲分述如下:

一、對鰻魚性成熟的機制暸解不足。 

二、鰻魚之催熟過程冗長,導致受精率與孵化率之不穩定。 

三 、仔魚飼育所須之條件尚未掌握。 

 

歷史演進: 鰻魚,在台灣一直是養殖非常成功而且經濟價值極高的魚產。1990年前後台灣曾列世界最大產鰻國,多數外銷到日本,日本人習慣在夏季進補,蒲燒鰻飯最為常見,被日本人視為珍品,經濟價值相當高。 近年來,由於鰻線的減產使得價格日益飆漲,這除了是因為過度捕撈 的原因外,主要也和我們的河川、海岸的污染和環境的被破壞有關,特別是河川的嚴重污染,使得鰻魚棲地受破壞,現在,由於鰻線的天價,使得台灣鰻魚養殖幾乎快消失,沒有業者能負擔如此大的風險,現在應對方法主要是開發其他品種的鰻魚,如鱸鰻,太平洋黑鰻等等..在未來,只能期待日本鰻的人工繁殖成功,產出大量適合養成之幼苗,才能使鰻魚產業復甦。 

 

參考資料: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0%BB

          http://eel.nuk.edu.tw/3/3_2/1.html